迷失的道德 不指定

郝聪 , 2008/02/18 22:07 , 个人随笔 , 评论(3) , 阅读(19501) , Via 本站原创 | |


更多



群氓:群氓就是聚集起来的表现为同质均一心理意识的人类群体,他们拒绝理性而复杂的思考,对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、想法和信念,只简单地选择两个极端,或者全盘接受,或者一概拒绝,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误。  

前两天看腾讯发文:中国网民道德声讨第三者 被俄网民质疑为群氓

引用
以前,俄罗斯的媒体报道中国,大都把重点放在政治经济这类话题上,中国网民的“八卦生活”能吸引俄媒体的关注,还真是不多见。2007年,发生在中国互联网上的“3377”事件,让俄罗斯人对中国的“互联网文化”又有了新的认识。   中国的互联网业务发展之快,俄罗斯人是深有体会。小到网线,大到显示器、电脑主板,中国货早就卖到了俄罗斯,但是对“3377”事件中网民的道德介入,俄罗斯人称其是“中国人寻找到的一种新的群众性娱乐方式”,或者称之为“网络暴力”。俄网络媒体也把中国的“3377”事件,归到“道德和伦理”类栏目下报道。  ä¿„媒体报道称,事情是从中国一名叫“33”的女网民身上挑起的,她披露了自己迫使丈夫“77”和前妻离婚的过程,以极端恶毒的言辞辱骂“77”的前妻,并在互联网上炫耀自己懂得所有的“性爱方式”,继而掀起了中国网民针对“33”的道德声讨。成千上万的人指责“3377”夫妇:“你以为你很漂亮?看看你那张脸,扁平得像张印度煎饼。”中国网民的比喻充满挖苦和讽刺。俄媒体认为,中国的网民,正在以道德的名义公开对当事人进行谴责和侮辱。   中国的网民还以维护道德的名义搜索到“3377”的私人电话号码、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码,并且把这些信息和他们的照片公开发布在互联网上,进行辱骂和诋毁。“77”的女同事称,从早到晚都有愤怒的网民打电话来进行质问。   “这就像一场互联网文化的革命,人们从虚拟的网络空间奔向现实生活,充满激情地介入到他人的私生活当中,这可以称为中国互联网生活的一大特色。”俄媒体称,中国的网民们绝不吝啬用最残酷的方式处死这对夫妇。而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,也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,网络上的公众舆论介入到个体的现实生活,是一种“具有娱乐性的群众性运动”。   “这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氓有什么区别?”有俄罗斯网民质疑说。在网络伦理和价值规范方面,俄罗斯媒体认为,中国发生的事情,值得俄罗斯借鉴。
  

是中国互联网致使网络道德危机吗?

我们见到道德感不如自己的人,只能谴责与孤立,不能对道德低下者产生威胁。道德首先是自律的,如果道德允许他律,那是否就意味着我们都将是“道德的牺牲品”。当一个道德自律者,遇到一群道德他律者,不断把主流意见强化、抬高,也会螺旋式地成为网络暴民。

都来打豆豆,是企鹅的悲哀

记者采访100只企鹅一天都干什么,第一只说:吃饭、睡觉、打豆豆,第二只说:吃饭、睡觉、打豆豆。问了99只都如此,第100只说:吃饭、睡觉。记者问:你怎么不打豆豆?企鹅曰:我他妈就是豆豆。

从街头政治到保护小动物的流变

8年前,我们一起上街抗议美国炸我使馆,8年后,我们一起上网追杀虐猫烧狗者。从呐喊反抗屠杀,变成喊“你要狗死,我要你死”,从为人权而争,变成践踏陌生人的人权。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?  å†æ¥çœ‹çœ‹æ˜¾ç¤ºç”Ÿæ´»ä¸­å‘生了什么:  

可怕又可悲的视频,几万条网民评论,从对学生暴力的关注,到对打人者攻击谩骂,再转移到对视频“导演”开炮,接着到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”的被打者的指责,然后上升到对东北人人性的质疑,最后又发展成”北方人和南方人好与坏的话题“,还不知是否已有人发布”通缉令“,要缉拿几个”主要犯罪嫌疑人“,还不知道的仍很多。。。

互联网不应该拿来成为道德迷失的借口,尽管它使所有人都披着一层神秘的纱,而”活生生“的道德迷失却是我们应该去深思的。


最后编辑: 郝聪 编辑于2011/04/01 15:04
舞池
2008/05/08 22:58
哎的。这鬼世道。没法说啊。。。。
ut
2008/04/18 23:32
乱象,
其实中国需要这样的乱象,道德底线还有多远?!
Kugou Email
2008/03/06 22:49
是啊,中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跟美国一样,甚至要更为严重
分页: 1/1 第一页 1 最后页
发表评论

昵称

网址

电邮

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[登入] [注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