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2.0群组社区运营的思考 晴

郝聪 , 2006/12/18 09:33 , WEB2.0 , 评论(0) , 阅读(14551) , Via 本站原创 | |


更多



以前写过关于社区的一些思考,对于web2.0的群组还是很看好的,因为我觉得这是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,bbs虽然在目前是一种很成熟的社区模式,但是它的框架化已经逐渐限制了社区高速的发展和扩展性,群组相对于论坛而言,的确在一些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,比如:扩张性,开放性,偏好性,趣味性等等。当然问题也是存在的,比如去中心化严重,以至于很多人觉得社区缺少重心。




首先谈一下我对目前主流群组,豆瓣群组的一些看法:

简单说说,豆瓣群组基本上是web2.0领域最成功的,但是基本很少看到第二个类似的(和豆瓣相比)。我对豆瓣群组持一种非完全认同态度,因为它是特例,对于豆瓣的成功只能说有太多太多故事,而这些故事,只适用于豆瓣。我非认同的几点:没有明显的游戏规则;没有群组创建发展限制;没有一定的引导;群组多而非精。

当然只是我的个人看法,毕竟我们不是豆瓣,我们需要对社区的群组有更细致的思考,而且web2.0不是有了群组就是什么社区,社区的核心未必是形式,最核心的还是运营。这一点,我想蚂蚁社区已经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,我只能说,我需要向麦田好好学习。

谈谈我的一些思考,包括也有可能是对贝壳群组未来的应用,也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,共同学习:

1. 群组的规则机制。

本身网站已经有了一套规则,群组是规则的一部分。简明的说,从前的论坛都有一系列的积分体制,增强的只是虚拟荣誉,但是却大大促进用户发帖的积极性,所以有些是完全可以借鉴的。但同样也需要思考的是:让用户获得相对容易,如何花销获得的虚拟积分同样也很重要。discuz新版本推出了道具功能,增强了社区的娱乐性,我觉得还是不错的。当然游戏规则是网站的基础架构,群组只是网站或者社区的一部分,web2.0更加强调个人为中心的时代,个人-群组-社区-站外(rss)之间的互联关系感觉是清晰而又模糊,社区的概念已经融入了网站这个本体,而非从前论坛的一部分。网站的规则也许就是社区的规则。当然这个还是要根据各网站的情况而定,没有绝对。

2. 群组的创建机制。

豆瓣有2万个小组,对于用户来说,意义不大,太多反而我们无从选择,而步入了“廉价的sns”社区关系,谁都可以创建小组,创建者很容易可以做到,自然不去珍惜,豆瓣1人小组是在太多了。我觉得,提高创建小组的难度是必要的:第一,提高责任心;第二,保证小组质量;第三,相对少而精,中心相对明确;第四,有可能创造商业价值。

我思考有几点:
(1) 提高创建难度,一定级别+支付一定虚拟财富才可创建,新注册用户不许创建。
(2) 限制创建群组数量,比如多升一级多创建一个群组,当然级别不要做得太多。
(3) 同名(关键字)的群组不予创建,争取同一类的群组只有一个。
(4) 群组分类,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,我了解一些人群,尤其是非2.0用户,分类是非常好的引导。
(5) 群组实现商业价值,群组在偏好聚合有很强的应用,对于广告的精准定位也是很有益处,那么也许倡导群组管理员将群组发展良好,可以获得广告收益分成,提高群组积极性,激励他们贡献力量,我想是有可能,当然这部分也需要探索和尝试。

3. 群组的淘汰机制。

适者生存优胜劣汰,在虚拟的网络中也有必要存在,1-2人的小组,对于网站来说是没有价值的,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做法。那么我们就需要定义规则来管理群组,我考虑对于3个月人数在5人以下的小组可能将给与关闭。当然你需要定期提醒他一两次,尊重用户的选择。用户可以提出关闭小组,贝壳一定会杜绝5人以下小组存在。同时一些小组管理员不是很尽责的,可能会考虑将小组关键字拍卖或者认领。

4. 群组的激励机制。

这个不是针对群组内部的,而是针对于网站对于众多群组的激励机制。用户加入群组组成了一个小群体,那么多个小群组形成了竞争关系,等于群组搭台唱戏,低下观众叫好,网站就是给群组颁奖,推荐优秀的群组,热门的群组,通过一定的规则,来刺激群组的发展,群组内部的成员也因此而感觉有一种为群组努力的荣誉感。

我这么长时间也在思考web2.0的网络运营,web2.0网站的运营核心不在于自己内部做什么,而是在于能否找到可以为网站创造引爆流行的“联络人”,感谢蚂蚁社区的七七给我的提示。同样运营做得事情也就是整合资源,自己的资源是有限的,整合的力量是无限的,用有限的精力去整合可以无限扩展的资源点,也许是最具性价比的一种方式,当然这个“资源”,就是每个创业者从业者需要思考的事情。

注:文章为转载,找不到原出处
最后编辑: 郝聪 编辑于2006/12/18 09:33
发表评论

昵称

网址

电邮

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[登入] [注册]